五月浅夏,风暖人间。中国电信有关新质生产力的布局,也如天气一般,逐渐升温,效果显现。
几个月前,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电信提出要“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认识到战新业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早布局、快推进,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获得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
2024未半,成果已现。
以网筑新,夯实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底座
信息通信业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之一,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中国电信始终不遗余力夯实网络基础,为激发新质生产力筑牢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坚实底座。
中国电信已建成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累计开通5G共享基站121万站;打造大带宽、低时延全光网底座,推进网络全光化、扁平化、智能化;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ROADM全光网络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千兆光纤网络。
持续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向智能化演进升级,形成云智、训推一体和云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算力基础设施;发布通智超一体化算力平台“云骁”,实现对算力资源的集约供给、统一调度;推出一站式智算服务平台“慧聚”,为大模型应用推广构建了“开箱即用”的流水线;聚焦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打造多个具备千亿参数以上训练能力的公共智算中心,为国内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坚实的算力基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中心建成大规模的天翼云4.0资源池,积极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在280个城市建成“一城一池”,为广大客户数字化转型提供泛在算力接入;推出算力分发和调度平台“息壤”,实现对算力资源的集约供给、统一调度。
持续加强天地云网一体化布局,着力推动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全系统融合,形成较为完备的卫星通信业务运营体系。
大力推进跨境光缆和洲际海缆建设,拥有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两个国际海缆登陆站,建成12条国际海缆;积极打造全球数据中心和云资源池,形成多层次国际云网资源格局。
秉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在行业内开创性建成云网安全中台,打造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全能力池。加强数据安全运营能力建设,自主研发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保障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通。持续提升安全产业服务能力,推出量子加密专线、量子安全云等创新业务,推进量子科技与5G、云网、泛智能终端和平台应用等深度融合;建成业内首个运营商级MSSP(托管安全服务提供商)平台,为超10万家政企客户提供托管式安全服务;建成国内唯一有全网覆盖和全球触达能力的网络攻击防护平台“云堤”,提供更加灵活的具备云网融合特性的安全监测和防护服务。
以用绽新,科技巧思孕育应用繁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转化。创新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更要成为产品和应用,在相关产业落地、开花、结果。
中国电信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强产品和应用融合创新,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
依托丰富的云网资源、海量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构建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中国电信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积极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累计打造5G定制网项目超10000个、5G行业应用项目超2.8万个。
积极布局5G-A重点方向创新,推进6G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持续引领超级上行、覆盖增强、共建共享等关键领域标准工作,加强数字平台技术研发与功能迭代,重点打造的110余个数字化平台规模赋能政务、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
建立数字政府全栈能力体系,打造业内领先的政务数据服务、核心平台及特色应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业务布局发展,天翼云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和国内最大的混合云,位居国内专属云服务市场第一和公有云服务第一阵营,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全面成形。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研发具有千亿参数规模的星辰大模型矩阵,在业界首次提出缓解多轮幻觉的解决方案,推出星辰MaaS生态服务平台,面向政务、教育、交通等垂直领域发布12个行业大模型,在基层治理、智能客服、智慧城市等场景中赋能超过600个项目。
推出数据要素服务平台“灵泽”,在海南落地全国首个省级数据产品超市及公共数据产品开发平台,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构建覆盖“陆海空天”的一体化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出全球首个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实现“空天地”多域协同接入,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以智促新,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这一过程中,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信息通信企业扮演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电信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旨在实现突破,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借此进一步打通“科技—产品—产业”大循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021年,中国电信提出要努力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愿景,并提出了“三步走”路径。第一步是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国家、市场和客户认可、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型企业,基本实现云网自主可控,把网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二步是到2030年,建成科技型企业,云网运营技术领跑全球运营商;第三步是到2035年,实现“三个领先”,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针对第一阶段,中国电信制定了科技创新目标,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到4%以上,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5%,关键系统和关键平台的自研率超过50%,科技创新对收入增长的贡献超过70%,网络自动驾驶能力全面达到L4,云网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进入全球运营商前三。
根据最新年报,中国电信2023年的研发费用为131亿元,相比2020年的47亿元增长175.6%。2023年中国电信科技领军人才累计达到138人,较2020年增长392.9%。研发人员数量接近3.3万人,三年增长174.5%,占比达到11.8%。
从客观数据来看,中国电信正在科技创新的既定道路上坚定前行。
2023年,中国电信发明专利申请量超5000件,自研IT系统和业务平台占比达45%,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牵头立项98项,位居全球运营商前列。
一项项成绩展示出中国电信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全球首次实现消费类手机直连卫星双向语音通话和短信收发通信服务,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央企十大工程”;牵头统筹未来产业中“下一代光网络”方向,成功实现单波400Gbit/s、传输距离1050km的实验,创造单模光纤实时光传输容量距离的世界纪录;行业内首次提出“基于多模光模块的多代共存50G PON系统演进方案”,牵头完成ITU-T国际标准;云化定制网行业首发基于轻量化云网底座统一承载,自主创新突破5G核心网硬件、虚拟化、应用软件三层解耦网络;全云化5G定制网设备和应用覆盖全国并实现规模部署;5G领域核心技术专利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4G/5G移动通信共建共享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承担6G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点布局近域蜂窝融合(PRAN)、空天一体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下一代光通信等前沿技术攻坚。
聚焦当下,谋定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正积极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国电信明确提出,要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培育壮大云计算及算力、人工智能、安全、数字平台、大数据、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中国电信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特点,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电信力量。